成都,因水而建,也傍水而兴。在锦江漫游,亲身感受蓉水文化;眺望都江堰,看蜀都治水智慧;走进农田小院,体验成都水美乡村的诗意表达。
截至2022年,成都市以流域为主线、村(社)为单元,完成水美乡村创建303个,记者也从市水务局了解到,在今年,还将建设20个水美乡村,并计划到2025年累计完成水美乡村创建350个,使水美乡村建设成为天府蓝网的节点体现、公园城市的乡村表达。
3月23日至24日,正值“中国水周”内,记者实地走进三个已建成的水美乡村,看水美乡村如何建,有哪些在乡村振兴方面值得借鉴的治水思路及经验。
(相关资料图)
温江区万春镇幸福村:
以“净水、储水、美水”再现都江堰精华灌区的自然形态
河流穿廊桥而过,人群驻足拍照留念;湿地中央,柳树在烟雨中自由摇曳,呈现了一派“林水相依”的田园乡村风貌。走进幸福村,幸福感也油然而生。
在过去,这片水塘地还是一片让村民们犯难的区域。“以前,水面上有很多的污染物,而且面积也不小,当时也是十分影响大家居住环境。”幸福村两委委员刘娇表示,近年来,幸福村通过大力实施水生态环境治理,采取了“净水、储水、美水”的措施,再现都江堰精华灌区的自然形态。
以“净水”为思路,“储水”为目标,“美水”为契机,幸福村实现了全域污水集中收集处理,区域内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Ⅲ类以上水质标准,并修复生态沟渠2400米,修复浅草湿地180亩,打造4700亩“水立方生态综合体”。同时,在沿线水系还新建乡村蓝网1400米、绿道8000米,塑造了一幅林水交汇、蓝绿交织的生态画卷。
“变化实在是太大了,让我感到惊讶。”来自安的游客周峥说,多年前,他也曾在四川工作,当时的幸福村还不像如今这样树绿水蓝,“这几天,我们一行19人也到了很多村庄,它们水生态环境改善的成效真的让人不得不感叹,生活在这里是令人向往的。”
而这一系列措施不仅让生态环境得以改善,也为幸福村带来多元业态。依托水美风光,幸福村会举办“三月三”桃花节、“五月五”蔷薇赏等花文化主题系列活动以及结合浅草湿地开发船游演艺、农耕体验等旅游项目吸引游客,并实施水系连通,引水入园,打造河湖环绕的林盘新风和湖岛环绕的错落空间,水岸村落的聚集形态已初步形成。
龙泉驿区同安街道红旗村:
利用天然地理优势探索山区水美乡村建设
沿龙泉山山路盘旋而上,随着道路逐渐平缓,一片粉红桃树林映入眼帘。在这片山林中,一汪碧水最得人心,红旗村也就坐落于此。
老成都人的观念中,“缺水”是对龙泉山的第一印象,而要在此片山区中建设一个水美乡村,需要有更多切实的举措去实现突破。“我们按照‘修塘堰、惠民生’的要求,依托红旗水库,新建灌溉蓄水池1000余个,建渠引水5000米,水生态修复11万平方米,灌溉面积也达3000余亩。”龙泉驿区同安街道工委委员马定松表示,利用“一半青山一半城”天然优势,红旗村探索出了一条山区(丘陵区域)水美乡村建设之路,形成“村邻水、田见方、路沿渠、桃成林”的山水形态。
在红旗村核心地带,记者看到,三座民宿并排而建,人流络绎不绝,门前水池清澈见底;在对面,山坡上刚新种下的桃树,正等待一个漫山遍野的时机;在背后,徒步爬上观景台,成都全貌尽收眼底,“九天开出一成都”在这里得以应验。
红旗村按照水美乡村建设“七有”标准,拓宽产业发展模式,将水生态修复、滨水景观、功能服务等与文创、设计、休闲、民宿等新兴业态深度融合,并优化修复水生态、建渠引水、改路改厕、优化公服等配套服务,营造了一处可阅读、可感知、可欣赏、可参与、可消费的美丽宜居水美乡村。
蒲江县西来镇铁牛村:
“水”为本底创新村庄发展模式
水车、河流、徽派建筑……走进铁牛村,误以为来到江南水乡。生态沟渠、生态沉淀池、生态净化塘、过滤坝、人工生态湿地和景观绿地围绕着房屋,在这里,开窗即见水,出屋则向水。
“对于水治理,我们主要聚焦于洪涝灾害防御体系建设、水域生态环境治理,并创新村庄经营型模式。”铁牛村党委书记徐邦淼表示,以前生活污水和鱼塘养殖尾水直排沟渠,铁牛村通过新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座,团结堰支渠清淤20公里,并建生态渠道1200米,整治山坪塘50余亩,建灌溉蓄水池5000立方米,有效提升了水资源利用能力和人居环境水平。
此外,铁牛村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占地面积10亩,日处理水量可达1000立方米,以村周边150余亩鱼塘养殖尾水为主要治理对象,尾水治理与环境美化相结合,通过构建生态沟渠、生态沉淀池等打造,建立生态湿地处理系统,鱼塘养殖尾水水质得到充分改善。
记者注意到,有一处河塘正处于“干枯”状态,这并非是水源断流,而是有意为之。“我们会定期将河塘里的水抽干,引入湿地,过滤水源,保障水质的达标。”徐邦淼说,同时还可以利用太阳紫外线,对河床进行一次全方位杀菌消毒。
值得一提的是,依托于千亩鱼塘、万亩果园和铁牛水乡小区,以及在水美乡村项目加持下,铁牛村打造了鱼塘周边步道、水乡广场等基础设施,塘坞、果坞等休闲消费场景,在保持水域原有形态、景观特色的基础上,对核心区附近的景观塘进行清淤、边坡整治及景观打造,得以实现以水添绿、以水带景、以水增收。
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魏捷仪 摄影 熊一凡 责任编辑 何齐铁 编辑 刘永豪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大众服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豫ICP备20014643号-14 联系邮箱: 905 14 41 07@qq.com